泥塑大班美术教材
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就不能不需要撰写教材,借用教材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。出色的教材都拥有一些什么特征呢?下面是记者收拾的泥塑大班美术教材,欢迎阅读,期望大伙可以喜欢。
泥塑大班美术教材1
一.活动目的:
1.学生初步知道泥塑艺术及泥塑创作步骤;
2.通过动手实践,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;
3.通过泥塑的创作,培养学生的造型设计能力和艺术想象力;
4.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、协作的精神。
二.活动器材:
1.泥塑模型2.泥塑工具——泥塑刀一套3.粘泥
三.活动过程:
1.介绍:辅导员老师介绍泥塑艺术、泥塑创作需要及泥塑工具的名字和用。
泥塑艺术:
A:泥塑是一种以粘泥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,它通过挖、雕、掏等方法塑成各种造型。
B:泥塑的评判标准从艺术价值、技术困难程度、作品设计三个方面评价。
泥塑创作:
A:将花瓶泥塑模型(三片)或碗泥塑模型(两片)合起来,
然后边往泥塑模型中铲粘泥边拍实,直到模型中铲满粘泥为止,接着仔细地分片拿下泥塑模型,最后通过挖、雕、掏等方法对泥塑作品进行加工。
B:(让学生发挥艺术想象力,自由创作)
2.分组:每两个学生为一个泥塑创作小组,合作进行创作。
3.创作:根据泥塑模型进行创作。(也可进行创意创作)
4.命名:给自己创作的泥塑作品命名。
5.评比:辅导员老师(或学生代表)选出出色作品进行评讲。
四.活动需要:
1.每一个操作台安排3个学生,每张课桌安排2个学生。
2.每两个学生为一个泥塑创作小组。
3.活动时,辅导员老师巡视,作个别指导。
4.爱惜泥塑工具,不能丢失或损毁。
5.活动结束,做好泥塑操作台的整洁工作,将泥塑工具洗干净放回原处。
5、活动总结:
依据活动状况,辅导员老师指出不足,提出期望。
泥塑大班美术教材2
活动目的:
1、巩固婴幼儿搓、压、捏、切等技能,制作容易见到的生活用品。
2、学习搓长条缠绕酸奶瓶制作花瓶的办法,需要婴幼儿搓得均匀,连接时光滑、自然。
3、鼓励每一个婴幼儿都能大胆创作,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。
4、让婴幼儿体验自主、独立、创造的能力。
5、培养婴幼儿的方法和艺术风韵。
活动筹备:
1、娃娃一个,布置“娃娃家”场地。
2、紫砂泥、橡皮泥若干;树枝,泥工板,牙签,塑料泥工刀等。
3、各色皱纹纸,金属片等装饰材料。
活动过程:
1、谈话,引出课题。
“今天,大家一块去郊游,要仔细看,待会儿讲给老师听。”带领婴幼儿从教室外走到教室里,边走边讲,最后发现“娃娃家”。
“娃娃为何在哭呀?她一个人这么寂寞,大家送些什么给她呢?”提醒婴幼儿回忆“娃娃家”里有哪些常见的'生活用品。
“老师也送给娃娃一份礼物,可娃娃说这花瓶不漂亮,你们能否把它变漂亮呢?”提醒婴幼儿回忆赏析过的泥条盘筑的花瓶。
2、教师示范操作盘花瓶。
教师示范操作搓泥条,解说操作要点:少分一点泥,先在手心里搓,再放在泥工板上仔细的搓,要搓得粗细均匀,盘在瓶上时注意连接自然。
3、分组操作。
一组婴幼儿用紫砂泥搓泥条盘花瓶;一组用树枝、橡皮泥做花;一组用紫砂泥或橡皮泥做家具和生活用品。
婴幼儿自由选择操作,教师巡回指导。
4、参观,评价。
将婴幼儿作品放入“娃娃家”,重点评价婴幼儿自由装饰的花瓶。
活动深思:
这次活动愉悦了孩子的身心,让他们尝到了久违了的快乐,同时给我也带了启发和深思,使我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,尤其是发现了一些平常默默无闻的孩子却有着一双灵巧的手,有着一个爱幻想的大脑。通过本次活动,使我看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无邪无邪的童心,这是平常课堂上很难发现的,这次活动给了孩子一个动手的机会,一个创造设计的空间,活动中孩子们勤于考虑,乐于动手,敢于创造,不论作品的大小、样式,只须他们动手了,只须他们感到快乐了,就肯定有收成。